中国政府网  |   新疆政府网  |   新疆文旅之声  |  
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创新理论 -> 正文

一棵小白杨

作者: 时间:2021-10-08  来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  点击:[次]

20世纪80年代初,一曲《小白杨》唱红全中国,让全国人民知道了在遥远的塔斯提哨所,有一群可爱的人守护着祖国的边境,也让全国人民知道了在塔斯提哨所有一棵小白杨,传承发扬着“西迁”戍边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有力支撑。

程富胜是塔斯提边防哨所的一名哨兵。“塔斯提”,哈萨克语意为“石头滩”。当时的哨所生活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没有电,战士们用马灯点蜡烛和自制煤油灯。哨所附近严重缺水,取一趟水要往山下走好几里路,用黄牛为哨所运水。战士们用一台熊猫牌收音机听新闻、听广播,一块上海牌手表,谁站岗谁戴。在从1962年到1982年的20年里,一代代哨所官兵年年坚持种树,可是由于土质和缺水,一直没有栽活一棵树,直到哨兵程富胜种活了“小白杨”,才让这个艰苦的哨所增添了绿色。

1982年,程富胜回家探亲之际,向母亲富吉梅讲述起塔斯提哨所的艰苦条件后,母亲毅然决然挖出为儿子准备结婚用的10棵白杨树苗,要求儿子种到塔斯提哨所。年轻的儿子不懂妈妈的深意,也因为塔斯提哨所恶劣的环境,不想白费力气种这10棵小白杨。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子:“我们的祖先都驻守过卡伦,你现在驻守的哨所就是卡伦,树扎了根,人心就会定,人走了,树还在,证明你守过边防,尽过职责,无愧于国家和祖先。”母亲的这句话在程富胜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时值初春,天气还未转暖,程富胜用自己最贵的军大衣包裹着10棵小树苗,带到了塔斯提哨所,天气转暖后,他和战友一起将小树苗种了下去,通过从山下运来优质土壤、3公里外小河里提水、废弃油桶做防护罩等方式,精心呵护10棵小白杨。终于,有1棵小白杨战胜了牲畜啃食、烈日暴晒、风沙摧残的重重磨难,扎下了根,抽出了枝丫,茁壮成长,哨所增添了一位“特殊战友”,妈妈的嘱托终于落地生根,小白杨精神也在抽枝发芽。

程富胜服役的17年间,始终牢记着母亲的话:“锡伯人活着是守边的战士,死去是卫国的忠魂。”他深知守边任务比天大。他尽职尽责,喂马养牛,搞好后勤,开汽车26万公里安全无事故,每年超额完成节约油料指标。当兵17年,他荣立了三次三等功。转业后,他始终坚守本色,不为虚名浮利所动,在专业单位干着辛苦的工作,从来不抱怨,先后六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他就像哨所前的小白杨,扎根在贫瘠荒凉的塔斯提,顽强地生长,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生动地诠释了忠于祖国、扎根边疆、建设家园、蓬勃向上的小白杨精神。“小白杨”戍边文化教育基地建成后,他主动报名当义务讲解员,给每一名游客讲解“小白杨”精神的发展与深刻内涵,同时他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传播“小白杨”精神,希望在他的手里把小白杨精神传播到全国各地,让戍边爱国主义精神成为社会主流,教育引导国民像小白杨一样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各项事业积极奋斗。

通过程富胜的积极行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小白杨”精神已经广为人知,塔城建立了“小白杨哨所展馆”,盐城援建了扎库齐牛录乡“小白杨戍边文化教育基地”,社会各界志愿服务团队多次邀请程富胜同志宣讲,也对志愿活动冠以“小白杨”之名,让小白杨的精神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扎库齐牛录乡“小白杨”戍边文化纪念馆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全新打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不断宣传“忠于祖国、扎根边疆、建设家园、蓬勃向上”的小白杨精神,将人民群众中那种自发的、蕴藏很深的对国家深厚热爱的感情挖掘梳理出来,将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与真挚的爱国情怀浸入人民群众的骨髓与血液中。

扎库齐牛录乡基本情况:

扎库齐牛录乡隶属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位于县城东南中部12公里处,辖区占地面积51.7万亩,耕地面积7.8万亩,有大片春秋草场和可垦芨芨草滩。全乡下辖5个行政村,由以哈、汉、锡伯为主要人口的12个民族组成。该乡以唱红大江南北的军旅歌《小白杨》历史背景为依托,建立了“小白杨”红色教育文化基地,发扬忠于祖国、扎根边疆、建设家园、蓬勃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该乡素有“锡伯贝伦艺术之乡”的美称,现有自治区级“贝伦舞”非物质文化传承人1人、州级“贝伦舞”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人、民间艺人10人。建有贝伦舞传习所及民间贝伦舞传承人艺术团体,锡伯族“贝伦”文化底蕴深厚。


上一条:

下一条: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