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新疆政府网  |   新疆文旅之声  |  
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文旅厅要闻>工作动态 >正文

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新课堂

作者: 时间:2022-03-15  来源:博物馆与革命文物工作处  点击:[次]

为发挥博物馆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文化润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地博物馆加快推动馆藏资源活化利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搭建馆校合作新桥梁 自治区博物馆携手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以“新博研学”为抓手,搭建“博物馆里的课后延时服务”馆校合作新桥梁

“快来看啊,这个就是传说中的镇墓兽么?它的眼睛大大的,嘴里还有两个尖尖的獠牙,难怪被人们称作是古代墓葬里的守卫者”“这个不是历史书上的伏羲女娲图么?不过好像还有一点区别呢”这是乌鲁木齐市第十三小学星光校区五年级的学生在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展》开展研学活动的场景。

3月11日,乌市第十三小星光校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学校,在自治区博物馆接受了一场特殊的历史课堂教育。为调动学生们的参观积极性、激发同学们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兴趣,自治区博物馆专门设计了“博物馆里的寻宝之旅”主题活动,通过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新疆古代服饰展》,发布“任务卡”,开展“寻宝”活动,让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新疆出土文物的魅力。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物联系起来,还收获了具有纪念意义的奖品,日后一定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博物馆,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他们听。

春暖花开季服务正当时——伊犁州博物馆与大中专院校签订馆校合作协议

3月8日上午,伊犁州博物馆与伊犁丝路职业学院举行了馆校合作签约暨“志愿服务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实训实习基地”揭牌仪式。伊犁州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建筑面积16197平方米,现有6个展厅,展出文物1486件,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此次基地的建立必将为学生搭建起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的大舞台。

近期,伊犁州博物馆先后与伊犁师范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伊犁丝路职业学院三所大中专院校签署了馆校合作协议,在丰富院校学生课内研究、课外实践、志愿服务场所、人才培养以及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展示利用、文创产品开发、社会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打造青少年研学基地“少年强则国强·我与文博共成长”——哈密市文博院青少年AR系列社教读本走进第五小学

3月11日下午,由哈密市文博院、哈密市第五小学联合主办的“少年强则国强——我与文博共成长”青少年AR系列社教读本进校园活动首次走进小学课堂,共有一至三年级的150名青少年参加。

讲解员讲述了《我们“生活”在这里》“天山哈密翼龙”、《丝路守卫者》“哈密烽燧”等绘本故事,借助移动终端投屏、“云课堂”、ppt课件等形式,引导小朋友跟随绘本主人公——博物馆小小巡逻员“羊羊”一起,通过看图片、听语音、玩转3D、观看精彩动画视频等,全方位认识和了解“天山哈密翼龙”和哈密烽燧的结构、分布、修筑方式等知识。轻松活泼、寓教于乐、互动满满的课堂气氛,充分体现“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教育理念,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认可。文博院还特意结合《我们“生活”在这里》绘本元素“天山哈密翼龙”,挑选了“翼龙”系列的精美文创纪念品赠送给大家,让孩子们真真实实把“翼龙”带回家。

“传播智慧·品味文化”——和田县中小学生走进和田地区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

3月12日,和田县6所中小学300余名师生走进和田地区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一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民丰县尼雅遗址墓葬中出土的国之瑰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锦护膊整体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锦上文字和图案都是织造出来的,以宝蓝、绛红、草绿、明黄和白色五组色,织出孔雀、仙鹤、麒麟、白虎等祥禽瑞兽,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汉晋时期成熟和精湛的丝绸技术。同学们一边专心致志地聆听讲解,一边仔细观看每一件文物,详细阅读有关的文字记载,还不时地互相交流,默默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想。

和田地区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建筑面积13493平方米,展厅面积6160平方米,分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田历史文化展、《汉晋子民》——尼雅遗址专题展、文创体验厅等。现有馆藏文物9553件,其中珍贵文物559件,一件件精美的历史文物,向世人昭示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强化宣教功能

喀什地区博物馆组织开展第三期《祖国在我心中》青少年红色故事演讲比赛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培养青少年的爱党爱国情感,3月12日,喀什地区博物馆组织开展了第三期《祖国在我心中》青少年红色故事演讲比赛。

此次演讲比赛共有11名青少年参加。有的选手用红歌带入故事,有的选手用诗歌讲述故事,个个选题精准,故事讲的声情并茂,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红色故事,讲述着对祖国的祝福和无限的爱。专家评委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仪容仪表,综合印象四个部分进行评分。此次比赛通过讲故事宣传了革命人物事迹,让现场的每一位同学重温先烈的革命故事,接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大家纷纷表示,要向革命先烈学习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做好新时代的传承者。

阿勒泰地区文博院举办第二届“历史的画面——等你来描绘”青少年儿童书画大赛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走进博物馆,3月12日上午,阿勒泰地区博物馆举办第二届“历史的画面——等你来描绘”青少年儿童绘画大赛颁奖活动。此次大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吸引了近百名选手踊跃参加,大家走进博物馆,观察、体验、描摹,创造出百余幅以馆藏文物元素为主题的作品,通过绘画架起通往历史的桥梁。经过三个多月的比赛,组委会评选出少儿组和青年组的获奖作品,从水彩画到素描、从楷书到隶书都展示着阿勒泰地区少年儿童热爱家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出阿勒泰的文物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

下一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将博物馆融入教育体系,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完善馆校合作机制,打造“第二课堂”,培养青少年艰苦奋斗、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分享: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