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新疆政府网  |   新疆文旅之声  |  
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文旅厅要闻>行业动态 >正文

以文“润”心 共绘同心圆——援疆力量助和田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 时间:2023-05-15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  点击:[次]

2月28日晚,舞剧《五星出东方》在乌鲁木齐京剧院迎来在新疆的首场演出。

2月28日,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右一)及舞剧《五星出东方》的主演在乌鲁木齐接受媒体采访。

3月12日晚,舞剧《五星出东方》在和田影剧院开启和田巡演的首场演出。

天津市援疆前方指挥部邀请天津交响乐团在和田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中华文化耀和田”活动。

北京演艺集团、和田地委宣传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在和田影剧院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中华文化耀和田”演出活动。

安徽演艺集团、和田地委宣传部、安徽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在和田影剧院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中华文化和田行”演出活动

4月22日,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开幕。新疆展馆通过5个板块,全面展示了新疆近年来持续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的成果。其中,舞剧《五星出东方》宣传画占据C位。

《五星出东方》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出品,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共同制作,北京歌剧舞剧院、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共同演出。该剧讲述了汉朝戍边将领奉在精绝古城与北人首领之子建特、精绝首领之女春君之间,从剑拔弩张到并肩携手、从素不相识到深深认同,结下深厚情谊的动人故事,诠释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

首演后近两年的时间里,该剧在全国多地巡演,引发专家、媒体、观众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赞誉,荣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

今年3月,这部让新疆各族人民期待已久的舞剧“荣归故里”,在乌鲁木齐、和田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特别是该剧回到文物出土地,亮相和田的14场演出,喝彩如潮。演员们多次返场,共有万名观众到场观看,这是一次令人回味的“回家之旅”,更是文化润疆的一次生动实践。

凝心铸魂看和田

3月20日晚,舞剧《五星出东方》在和田巡演落下帷幕,也拉开了本土化移交排演的序幕。和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的演职人员正精心排练这部舞剧,打磨细节,提升品质,做好长期驻场演出准备。“舞剧《五星出东方》将继续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予大家强大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他说,目前,和田地区正积极打造“五星出东方”品牌,除了长期驻场演出外,还持续推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田历史文化陈列”线下展览日常开放及线上展览工作,持续扩大“五星出东方”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今年以来,和田地区文旅系统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以及和田地区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抢抓机遇、创新思路,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和旅游兴疆各项工作,全地区文旅工作呈现出积极复苏和蓬勃发展态势。

目前,和田地区有文化馆、图书馆、文工团各27个,博物馆4个。挂牌成立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9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站138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列目录共348项,其中国家级8项,自治区级35项,地区级111项,县级194项,共有自治区级非遗基地7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15人。有不可移动文物25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2处。有可移动文物4446套14402件,其中珍贵文物1074件。

深入实施文化润疆,重在润物无声。近年来,和田文化润疆工作呈现出鲜明特点——

文艺创作“有看点”。2022年,和田地区累计争取援疆资金1390万元用于文艺创作和宣传,新创作各类文艺作品217部,较2021年文艺作品创作数量提升17%。舞台剧《山海情深》剧本正在打磨,计划今年进行首演。举办大中型晚会13场。舞剧《五星出东方》在全国巡演30余场次。积极推进20集网络剧《于田亚克西》、4集纪录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田文物巡礼》的拍摄。

历史挖掘“有深度”。和田地区进一步挖掘和田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五星出东方”品牌,“五星出东方——和田历史文物展”于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2月5日在北京成功展出,共展出文物220余件。编辑《和田记录》《带你走进博物馆——和田地区博物馆》2部历史文化书籍。

文化交流“有内涵”。持续开展“中华文化耀和田”活动,邀请天津交响乐团、天津美术馆、中央民族歌舞团、兵团杂技团、河南焦作太极拳文化志愿者、陕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来和田,走进社区、学校、夜市交流演出43场次,惠及群众4万余人次。

免费开放“有保障”。足额拨付地县乡三级免费开放资金,地县“三馆”年均开展流动服务1200场次,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培训90期次,年接待游客、访客13万人次。

文体活动“有特色”。2022年,和田地区累计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4.4万余场次。组建9支“新玉轻骑兵”文艺小分队赴基层一线、景区景点开展文艺演出1795场次。加大文艺作品进景区力度,共组织20支文艺小分队,常态化进景区演出363场次。打造了《和田旅游亚克西》《万方乐奏·融梦和田》等一批反映和田特色的文艺节目。推出了约特干故城实景剧《万方乐奏有于阗》。

“京韵疆味”飘和田

舞剧《五星出东方》在和田演出期间,一项剧目教学和移交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的演员加入排练和演出之中。排练厅内,编导、演员齐上阵,分组对和田演员进行教学指导,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剧目,为后续在和田地区开展常态化驻演巡演打好基础。

“十四五”期间,北京援疆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实施文化润疆。除了精心打造舞剧《五星出东方》并在全国巡演50余场之外,还拍摄制作完成被列为国家广电总局2022年重点剧目的30集电视剧《大漠魂》,支持拍摄电影《北京医生,亚克西》,计划推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田文物巡礼》4集系列纪录片,启动拍摄大型人文纪录片《石榴花开——新疆民族团结影像志》(抗战记忆篇)等。

“十四五”期间,北京援疆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安排文化润疆项目资金3.48亿元,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化供给、促进文化交流、打造文化精品,深入实施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住守牢基层文化阵地。建立国家大剧院、和田实训基地等京和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建设对口支援和田地区1市3县和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相关的京和一家亲交往交流交融基地、兵地融合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楼及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合一”等一大批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夯实受援地文化设施基础。

在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搭建文化活动平台的同时,不断完善软件设施建设,培养文化建设生力军。持续支持文化、旅游、新闻等领域人才培养,打造文化润疆主力军;支持基层文化组织建设,大力培育民间艺人。完善体系建设,夯实文化繁荣的“四梁八柱”。精心打造北京援疆民族团结进步实践基地“1+5+N”体系。建设完成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田基地、北京市文化润疆创作采风基地建设,形成完备的京和文化交流组织体系、研究体系、实践体系和活动体系。

北京援疆全力丰富“京韵疆味”文化产品供给。开展“京和书香”图书捐赠、“京和书香·全民阅读”读者活动等;持续开展“和田歌会”“新玉轻骑兵”常态化下乡巡演,参与及覆盖群众近200万人次;创作报告文学《一曲民族团结、生命至上的赞歌》等一批反映民族团结主题和援疆干部先进事迹的作品,面向妇女群体,倡导积极乐观的新生活,提升妇女整体素质。

京和两地频频交流互动,加强传统文化交流,推动艺术精品互赏,持续组织4届“我们的中国梦·中华文化耀和田”首都文化月活动,2022年组织首都艺术家组成“文艺轻骑兵”在和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4场,引导两地优秀文艺作品和群体交流;积极协调北京非遗传承人赴和田开展“文化润疆·非遗传承”展示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各项展览观看群众共计43万人次,网络浏览4亿余人次,互动留言点赞1.7亿人次。同时,开展系列学习交流培训,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培育爱国思想之源;创作广播剧《沙海老兵》等文化精品,支持康西瓦烈士陵园“两馆一亭”(历史纪念馆、专题陈列馆、忠魂亭)建设等。

津和携手促交流

2022年4月,一部幽默诙谐的大型乡村网络剧《于田亚克西》在全网发布。该剧由天津市援疆前方指挥部、和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石榴熟了”团队联合制作,以天津援疆故事为创作原型,以喜剧形式,讲述了和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全网热播,点播量过亿。该剧是天津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统领,高质量推进文化润疆的范例之一。

近年来,天津援疆不断创新文化润疆工作思路,深化工作举措,持续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天津援疆“十四五”规划文化润疆项目投资9.545亿元,总占比31.2%,基层占比达到90%。同时,优化项目实施管理,推动津和两地50余个单位及社团开展长期合作共建,并立足和田地区实际,围绕文化艺术交流、文化艺术创作、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升级加力,通过“四个推进”有效助力文化润疆高质量发展。

天津援疆多角度推进文化艺术交流,促进文化艺术深度融合。推动两地文化艺术交流60余项,累计交流300余场次,受益群众万余人;分批组织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基层文工团及民间艺人等团体百余人次赴津交流,与天津艺术团体联合文艺演出30场次,观众达万人次;组织300余名青少年开展“石榴籽一家亲”暨“足球小巴郎”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实施“津和书香”项目,支持购买及动员社会捐赠图书近万册;分批组织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基层妇女工作者、女企业家代表、文化传媒工作者赴津学习;以“中华文化耀和田”为主题,多次邀请天津文化艺术团体交流演出,多次邀请天津书画、摄影等协会艺术家进行交流及展览活动,“行走的美术馆”已成为津和两地书画艺术交流的名片,深入推进群众文化艺术下基层、进乡村。

天津援疆积极推动民间艺术传承发展项目,举办民间艺人培训班、新玉轻骑兵文化小分队入村展演、非遗工坊建设等。全方位推进文化艺术创作,打造精品文化艺术盛宴;打造和田历史文化精品,支持创作网络剧《于田亚克西》《昆仑山游记》连环画,支持编纂《和田绿洲气候环境变迁(克里雅河全流域科学考察研究报告集)》;多次组织天津艺术院团、高校指导创作歌舞等节目,两地演员联袂出演舞蹈《红豆词》,支持创作《我在和田等你》《团城故事》歌曲等,推动和田地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创事业发展;推动实施非遗保护工程、非遗展览、非遗挖掘和非遗档案整理等项目,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和融合。

徽和同心润心田

教师轻点手中的平板电脑,字词听说读写练习被一键传送到了每位小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学生们认真地进行生字词描红练习,教师对发音、笔顺等易错点进行了细致讲解。这是在皮山县乔达乡中心小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室里上课的情形。从2020年起,安徽援疆在皮山县266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推进智慧教育,着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步建设多重保障机制,打造智慧教育皮山模式。

近年来,安徽援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文化润疆。以学校、家庭作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扎实有效推进文化润疆,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根基。

安徽援疆积极探索智慧教育“皮山模式”。安排援疆资金1.13亿元,在皮山县266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推进智慧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工程,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属资源模块,为幼儿园配置学前智能助教系统,为小学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专题课堂,培养孩子“听得懂、说得了、读得准、写得对”,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家庭试点,为皮山县1000个农牧民家庭配备“家庭智慧化共育”终端产品,由专业技术人员、乡镇干部指导农牧民家庭成员使用,促进农牧民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开展“中华文化润心田”活动。组织“走进红色革命老区,弘扬爱国精神”“走进历史文化名城,浸润灿烂历史文化”“走进改革发展前沿,感受大国现代化成就”主题营赴全国各地,通过交流学习,让中华文化浸润皮山县师生心田。

开展“中华文化耀和田”活动。支持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编排展现正能量的专场剧目,组织安徽演艺团体赴新疆学习交流,组建“皖疆一家亲”文艺轻骑兵,开展“中华文化耀和田”巡回演出,举办“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桑皮纸中国画作品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促进两地文艺界交往交流。

文化润疆,润物无声,凝心铸魂。在北京、天津、安徽的大力扶持下,和田地区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推进文化润疆,扎实做好精品文艺创作、文化交往交流、文旅融合发展等工作,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袤的和田大地上,以“文化润疆”沁润人心,共同绘就同心圆。

分享: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