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新疆政府网  |   新疆文旅之声  |  
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文旅厅要闻>媒体报道 >正文

我区3家非遗工坊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作者: 时间:2023-02-14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点击:[次]

2月11日,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66个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其中我区3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成功入选,分别是库车大馕非遗工坊、墨玉县喀尔赛镇巴格其村乐器制作非遗工坊、阿克陶县柯尔克孜族刺绣非遗工坊。


库车大馕。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提供

库车大馕非遗工坊依托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库车大馕,在库车市伊西哈拉镇比加克村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现有库车大馕、比加克馕、窝窝馕、卷饼馕等十几个品种,是勤劳、智慧的库车人民在多年的生活、生存环境中创造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饮食文化中的结晶。


墨玉县喀尔赛镇巴格其村乐器制作非遗工坊制作民族乐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提供


墨玉县喀尔赛镇巴格其村乐器制作非遗工坊以制作民族乐器和木雕手工艺产品为主,由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买合木提·夏克2012年创立,2014年作为生产性单位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取得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资格,2015年获得了“新疆文化产业生产基地”资格。这里生产的各种乐器,连续5年参加和田地区“玉石·丝绸·文化”旅游节,被评为优秀产品。

阿克陶县柯尔克孜族刺绣非遗工坊以刺绣非遗工坊为平台,开展系列刺绣技能提升和创新设计培训,建立健全刺绣传统工艺的记录保存档案,并开展刺绣传统手工艺创新融合研究,将刺绣传统工艺资源融入非遗文创产品和文化旅游线路中,2021年全年产生263笔订单,订单金额59.3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经统计,我区年销售额超过3万元的非遗工坊产品有74个,各地州市推荐的非遗工坊典型案例7个。”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四级调研员董燕介绍,这些非遗工坊开发居家就业或灵活就业岗位,为当地提供一批家门口就业机会,助力参与生产的群众稳定增收,在推动非遗保护、带动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和典型推广价值。

分享: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