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新疆政府网  |   新疆文旅之声  |  
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直属单位 >正文

天山南北共弦歌 文化润疆奏强音

作者: 时间:2024-05-31  来源:新疆艺术剧院  点击:[次]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2024年4月26日至5月12日,第二届新疆文化艺术节已圆满落下帷幕。本届文化艺术节以“七彩铸同心”为主题,聚焦“文艺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各类展演、展览及群众文化活动769场次,全区各族人民共建共享、共学共乐,线上线下参与者超4.5亿人次,在规模、档次、覆盖面等方面都超越上届,创造了全区文化艺术发展的新高度。此次文化艺术节是文化润疆、服务人民的重要举措,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实践,对于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区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宣传展示新疆和谐幸福良好形象,提振各族人民群众发展信心,生动讲好中国新疆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会--全区联动 全民共享


新疆文化艺术节是全区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批准,由主办单位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有关委办厅局于2023年开始举办,每年举办一届。2024年4月初,第二届新疆文化艺术节组委会成立,按照职责分工成立工作小组,先后8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并确定以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形成全区联动“一盘棋”的目标,在乌鲁木齐市和各地州市分别设立主、分会场,统筹调动自治区、兵团、高校等各方面优质文化资源,组织动员文化企业、民间文化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为全疆各族人民奉献一场艺术盛宴。乌鲁木齐的主会场推出了音乐会《新疆之夜》《音乐铺就的丝绸之路》、话剧《为了大地的丰收》《以后之后》、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杂技剧《孟母三迁》、秦剧《西域汉宫》、豫剧《风雨行宫》、现代秦腔《铡刀下的红梅》、京剧《凤还巢》、儿童剧《诗词里的中国--木兰辞》歌舞剧《一斗青稞四代情》、音乐剧《乐动五星》《大爱无悔》《蝶恋天山》等优秀展演剧目;喀什市、和田市、克拉玛依市、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地区、哈密市、昌吉市等分会场也同期推出《于阗记忆》《声生不息·文化馆之夜》《却日库木麦西热甫》《雪都之美》《左公柳》等15 部精彩剧目。整个文化艺术节期间,各地安排各类群文活动530场,全区60万人次在剧场、展馆、景区、街头、商超、广场感受文化艺术节氛围。伊犁州特克斯县(即‘八卦城’)乔拉克铁热克镇乡亲们激动地说:“新疆每年举办文化艺术节,而且办到了家门口,这是老百姓的福气,能够欣赏到很多精彩演出”。

17天的时间里,新疆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各族人民群众共享欢乐盛会。


--守正创新 精品荟萃


精品创作引领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方向与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的各族文艺工作者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萃取能量,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从“高原” 向“高峰” 不断迈进。文化艺术节重点安排52部优秀展演和参演剧目,包含歌舞剧、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杂技剧、戏曲、主题音乐会、音舞诗、小剧场剧目等,集中展示一年来新疆舞台艺术创作的新变化、新成果,11.8万观众现场观演,线上浏览5000万人次。歌舞剧《幸福的金火车》、话剧《金色的胡杨》、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歌舞剧《一斗青稞四代情》、秦腔历史剧《西域汉关》、话剧《为了大地的丰收》、京剧《凤还巢》、儿童剧《诗词里的中国--木兰辞》等作品获得优秀剧目奖,线上线下观众好评如潮。乌鲁木齐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科科长王莉介绍,乌鲁木齐市文化旅游系统共获得各类奖项17个,一批新创及口碑剧目悉数亮相,通过展演增添了行业发展新动力。“兵团4部剧目亮相文化艺术节,观众对每个剧目反响都很热烈,演出过程中既有感动又有欢笑,能够被观众认可感到很欣慰,今后根据这次展演收集到的意见再做打磨提升,下一步还将组织重点剧目在全疆巡演”兵团歌舞团团长蒋玫说。

同时,依托新疆美术馆推出全区优秀美术作品展、数字动漫特展、设计师在地文化创作特展、农民画作品展、儿童画作品展等,其中展出美术作品166幅,农民画作品120幅,儿童画作品108幅。各地州市也相继推出美术、书法、摄影、剪纸等系列展览,展出作品2600多幅,引得27万群众观展,可谓硕果累累。


--同台竞技 群星闪耀


文艺事业要实现繁荣发展,必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文化艺术节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展示交流、锻炼打磨的良好平台。全区自下而上举办的优秀舞蹈(群舞)选拔及展演、优秀流行音乐、民间乐队表演选拔及展演、小品、曲艺、杂技表演选拔及展演等48场次,舞台上2200余名各族选手同台竞技,600名演员、130个作品脱颖而出。新疆艺术剧院创研部副主任、展演组负责人米克拉依·依布拉音说:“这次文化艺术节选拔比赛严格正规,参加展演的各艺术门类作品各有特色,如民族民间舞《婉约花影》《幸福花儿开》《巴郎们的绿茵梦》以及小品《劝导站》《责任》《村里的故事》《记在红绳上的爱》等作品受到专家和观众好评,具有很强的可视性,更是彰显新疆发展魅力的优秀文艺作品”。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演员迪丽努尔·卡迪尔说:“这次展演为自己提供了与其他杂技演员交流学习、共同提升的机会”。5月12日,闭幕式现场,主办方颁布了优秀组织奖、优秀剧目奖等各类奖项,近千名各族观众一同观看了闭幕式演出——“我把新疆唱给你听”流行音乐盛典,为观众演出了《带你一起飞》《星空》《你的故事我的歌》《冬季到新疆来滑雪》等多首优秀原创歌曲,引得现场掌声如潮。

文化艺术节期间,“多彩春韵·时尚新疆”时装秀吸引2800余名观众现场观看,“炫舞天山·飞扬青春”全疆青少年街舞10支街舞队进行展演,这一系列选拔展演活动既展现了文艺工作者的专业精神,也展示了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热情与时代豪迈。


合--文旅共舞助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文化艺术节恰逢“五一”黄金周,广大游客在打卡名胜古迹、网红景区的同时还能观赏文艺演出。《丝绸之路 千年印象》《我在若羌等你》《玛纳斯史诗歌舞剧》《万方乐奏有于阗》《千回西域》等10部剧目获得“旅游演艺精品剧目”奖,安排演出121场,线上线下观看人数230多万人次。《中国夜莺》迪丽拜尔演唱会、《“疆”来更美好》阿不都拉演唱会及艾克拜尔演唱会成功举办,《天山南北》音乐会爆红火焰山景区印鉴西域 丝路华彰》绽放沙雅它乾城,《喀什之心》再现丝绸情深与文化魅力。全疆各地州市开展文化旅游活动290余项,推出160余项旅游优惠措施,着力满足广大游客多渠聊化和个性化需求,尤其是“跟着演艺游新疆”“乘着歌声游新疆”成为假日旅游新热点,仅“五一”期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855.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78亿元,以演艺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演艺的传播消费,大美新疆正在从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高歌猛进。

阅尽山河,终觉人间值得;行至新疆,可抵岁月漫长。近期,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在央视热播,网友感叹:“新疆永远是世人向往的地方,是‘诗和远方’的最好注解”。


响--立体宣传 打造品牌


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动性,是扩大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任务。4月22日,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召开重点活动媒体通气会,艺术处姚涛处长向20多家媒体通报了第二届文化艺术节有关情况。期间,组委会通过 “新疆是个好地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新疆·云剧场”,协调石榴云、腾讯、优酷、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持续推送活动短视频,全国、自治区及各地州市融媒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报道文化艺术节盛况,共831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各项活动报道信息超过8万条,浏览量近4.5亿次。天山网、新疆日报、文明新疆公众号等新疆主流媒体重磅推出“群艺精品 百花盛开”“大地流彩  丝路新风”“‘演’火旅游‘艺’彩纷呈”“乐动天山南北 好戏永不落幕”等文化艺术节系列观察文章。

文艺评论是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组委会专门下发相关通知,广泛组织开展“一剧一评”活动,演艺和剧评双向奔赴,创作与剧评有效互动,通过新疆艺术剧院公众号、石榴云、新疆文联公众号、中国日报中文网、舞蹈学术志、《新疆艺术》杂志社等媒体推送优秀剧评文章20余篇。其中,“传统与现代结合展现时代风采--评音舞蹈诗画《木卡姆印象》”、“千年丝路归去来 音乐诗画谱新篇--评民族管弦乐《音乐铺就的丝绸之路》”、“中华经典故事的别样再现--评杂技剧《孟母三迁》”、“此新是新又日新--《诗词里的中国——木兰辞》”、“真实生活与艺术之真的糅杂叙事--评歌舞剧《一斗青稞四代情》”、“关于爱情--评话剧《以后之后》”等剧评文章被10多家主流媒体转载,通过文艺评论的引导,搭建老百姓和文艺创作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更好的传播和感悟文艺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形成新疆舞台艺术评论新现象、新业态


望--文化润疆 共创美好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凝心聚魂;历时17天的文化艺术节,天山南北同频共振,56个民族载歌载舞,精彩纷呈的展演和群众文化活动至今还历历在目,无数个感人至深、热血沸腾的情境浸润着新疆各族人民的内心,激荡着新疆人民的文化自信自强。“每次走进文化艺术节现场,当听到美妙动听的歌声,欣赏婀娜多姿的舞蹈,都能让自己沉醉其中,心里满满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欢与自豪。”观众再衣热·斯坎旦动情地说。

今年正值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回望新疆大地这是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文艺活动缤纷活跃、文艺惠民春风化雨的十年,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群众文艺、艺术教育各领域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特别是基层文化建设、重大文艺创作、文化遗产保护、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新疆文化艺术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新疆艺术剧院党委书记蔡晓荣说:“此届文化艺术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精彩多元的艺术呈现方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用音乐歌舞讲述新疆故事,展示天山南北各族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此次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不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人们感受到‘文化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氛围。通过文化艺术的桥梁,促进新疆、全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和互鉴”。



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目前,新疆文化艺术节多重效果正在显现,“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石榴籽”文艺小分队、各级文化艺术研学实践活动开展如火如荼。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正在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明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筹划重大剧目创排及文艺作品展览。筹备抓好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丝路歌会”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同时,组织音舞诗画《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赴国内外巡演,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新疆故事。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已;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已。新疆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担当新时代文艺使命,决心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推动文化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提供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分享: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