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工作者服务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专项工作要求,拓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支持和田地区墨玉县博斯坦村特色产业发展,3月11日至17日文化人才服务刺绣培训班(第二期)在博斯坦村成功举办。
刺绣,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新疆艺术研究所举办人才服务刺绣培训,旨在传承并升华这一传统技艺,为乡村的未来发展开辟了致富途径,让绣针成为引领乡村迈向繁荣的金钥匙。
本次培训特别邀请哈密刺绣传承人卡德尔·热合曼、阿米娜·玉苏甫担任授课讲师。培训过程中,卡德尔·热合曼对刺绣技法、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做了讲解,采取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方法,村民们从最初的小叶子练习,到以石榴花为主题的刺绣作品完成,每一天都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感染。
哈密刺绣传承人卡德尔·热合曼在墨玉县喀瓦克乡进行刺绣授课
近年来,新疆艺术研究所结合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受援地的实际需求,统筹规划、创新举措、精准实施了不同地区多场次的文化人才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在和田地区墨玉县博斯坦村开展刺绣培训2期,累计选派人才服务工作者14人次(其中聘请刺绣传承人4人次),专项培养40余人次刺绣人员,有效激发了当地村民的创业潜能,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
下一步,新疆艺术研究所将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人才服务下基层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上一条:
下一条: